供热问题涉及保障民生、电力供需、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一直是“三北”地区各级政府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清洁、高效利用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有专家指出,《方案》的出台,凸显了煤电对于解决陕西乃至北方地区清洁供暖问题的重要意义,也将有利于优质煤电机组进一步发挥其在综合利用效率上的优势。
热电联产供热占比目前并不算高
据《方案》,关中地区火电改造工作由陕西省发改委牵头。从陕西发改委电力处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关中地区热电联产供热在总供热面积中的占比目前并不算高。
“关中地区供热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和西咸新区。据初步统计,2019年该地区供热总面积约10亿平方米,其中通过热电联产供热约1.4亿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不到1/8。”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剩余其他部分则通过燃煤锅炉、天然气、电、地热能等方式进行供热。”
根据陕西省发改委电力处的相关统计及规划数据,2018年关中地区10万千瓦以上供热机组的供热面积累计约0.8亿平方米,2021年底力争实现热电联产供热面积2亿平方米,供热能力提升、供热面积扩张仍有较大空间。
为了让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进一步释放,《方案》明确,原则上热电机组供热覆盖范围内,已实现供热能力替代的燃煤等化石能源供热锅炉全部关停或转为调峰备用。
“目前关中地区30万千瓦以上热电机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小火电机组还有西安国维淀粉厂4台共5.1万千瓦机组,这4台机组已安排在今年年底关停。”上述负责人表示,届时,陕西省将不存在周边小机组未及时关停致使大机组无法发挥供热能力的状况。
根据《方案》,今年年底前陕西将依法关停关中地区热电比未达到热电联产标准或能落实替代热源的10万千瓦以下燃煤火电机组。这意味着,机组并非完成供热改造就能高枕无忧,实际供热能力将成为决定机组命运的重要标准。
据了解,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热电联产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对常规燃煤的抽凝式机组热电比的一般性要求为:5万千瓦以下机组年平均热电比大于100%,5万千瓦到20万千瓦机组年平均热电比大于50%,20万千瓦以上机组采暖期热电比大于50%。
对此,陕西发改委电力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关中地区燃煤小热电厂均达到国家热电比要求,将在落实替代热源和人员安置的条件下有序关停。同时,该负责人也坦言,目前关中地区实施改造的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中,仅保障西安供热的机组基本达到国家热电比要求,保障其他市供热的还有部分机组尚未达到国家热电比要求,正在逐步扩大供热面积。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供热面积的拓展受当地供热需求、技术经济可行性、投资主体落实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们将根据各地区实际,采取中、长距离供热等方式推进热电联产清洁供暖替代散煤锅炉及落后小火电等,不断提高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的热电比。”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